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案例教学法在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以应用为目的、以互动为特色的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具有明显优势,已经广泛用于医学、理学、工学和农学等领域[1-10]。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是主要研究参与免疫应答反应全过程的各类细胞、分子以及它们相互作用和调节机制的学科,其课程目标包括三方面,其中知识目标是掌握医学免疫学基础知识,包括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免疫应答的发生机制、规律及其效应和调节机制;有关疾病的发生机理、诊断与防治等;能力目标是能够运用医学免疫学知识解释某些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具备医学免疫学实验基本技能;素质目标是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传统的单项“灌输式”教学方法不利于该课程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的实现。为此,本课题组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研究生的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教学中。

一、教学目标分析与教学方法选择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免疫应答和免疫病理学四部分。第一部分免疫细胞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掌握淋巴细胞分化成熟;掌握各类淋巴细胞、抗原提呈细胞的功能;创新思维能力发展、综合分析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培养科学精神;第二部分免疫分子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掌握抗体、MHC分子、细胞因子、补体的结构和功能;创新思维能力发展、综合分析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培养科学精神;第三部分免疫应答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掌握细胞免疫应答、体液免疫应答的过程和特点,创新思维能力发展、综合分析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增强合作意识;第四部分免疫病理学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能够运用免疫学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相关临床疾病发病机制,发展创新思维能力、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增强合作意识,提升职业素养。针对课程内容的不同特点,分别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采用讲授法,第三部分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第四部分采用案例教学法。

二、案例教学方法的实施

课前(1周前):教师将案例和问题发布到“细胞与分子免疫学双语网络教学平台”。例如:第17章:肿瘤免疫,发布的肝癌和5个相关问题分别是:①肝癌早期诊断的途径有哪些?实验诊断在其中有什么作用?②本病例查体发现肝大,首先选择B超、CT等影像学检查,同时也做了肿瘤标志物的检查,试讨论影像学检查和肿瘤标志物的实验室检查在诊断肿瘤中的特点和作用。③肿瘤化疗有可能对免疫系统造成损伤,应该通过哪些实验室指标进行监测?④LAK细胞疗法的原理是什么?化疗期间是否可以采用LAK细胞等过继免疫治疗?⑤患者病情稳定出院后应注意进行哪些实验检查?第18章:自身免疫病,发布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案例相关的5个问题分别是:①该病例有什么特点?②从病史和实验室检查中可总结出该患者有哪些系统的损害?③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是否可以成立?④为什么会出现多系统损害?这些损害有无内在联系?病理损害的机制是什么?⑤病程中应注意观察哪些实验室指标?学生登录“细胞与分子免疫学双语网络教学平台”接收案例,然后分小组学习,查阅相关资料,自主探究问题。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可通过“在线答疑”寻求同学的帮助和教师的指导。

课堂:各小组代表用PPT阐述对于案例问题的观点和依据;其他学生可对小组代表汇报质疑并阐述理由,小组代表和成员对质疑进行回答,大家共同讨论,再度强化知识内化过程,完善自主学习;讨论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争论,鼓励学生对学习内容和过程的反思,并注意引导学生的讨论不偏题。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汇报进行点评和总结。

三、案例教学的考核评价

案例教学的考核评价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小组内学生对学生的评价两部分。评价要求包括学习意愿和态度、表达与沟通能力、问题分析与思维能力、知识信息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学习意愿和态度包括上课准时,不迟到早退或无故缺席(5%)、课上积极参与讨论(10%);表达与沟通能力包括脱离书面资料进行讨论和回答问题(5%)、阐述观点重点突出、清晰易懂(10%);问题分析与创新思维能力包括分析问题有条理,且逻辑性强(15%)、能用所学知识进行发散、逆向等创新性思维,分析具体问题(15%);知识信息管理包括能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10%)、所分享知识有价值和专业性,对问题分析有帮助(10%);团队合作能力包括能友好真诚地提出意见和建议(10%)、虚心听取意见、建议并做出改进(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