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混合式教学在免疫学原理与技术课程中的应用与

 

网络化、信息化和大数据的运用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便利,但给高等教育带来了冲击和挑战,传统的教学方法在面对大量年轻数字居民时弊端也逐渐显现,将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化教学结合起来,构建混合式教学平台是目前高等院校进行教育创新发展的方向。[1]混合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创造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新方式,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目标,这已经在许多课程实践中有经验报道。[2-3]

“免疫学原理与技术”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科学,重点阐明免疫应答的规律,为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该课程为哈尔滨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生物技术专业的十大核心课程之一,学生一般在大学二年级下学期进行课程学习。该课程知识点多、零碎,内容比较抽象、难掌握,相对枯燥,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教学效果是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难点。本文主要对混合式教学在“免疫学原理与技术”课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并思考该种方法的优化模式,为提升教学效果、高质量地完成教学目标提供思路。

一、本门课程的传统教学情况

“免疫学原理与技术”属于生命科学领域的一门前沿学科,该学科具有发展迅速、交叉广、新技术内容更新快、概念抽象、专业术语多的特点,英文缩写也比较普遍,要记忆的内容繁多,[4-5]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院专业课学时又被压缩较多。在传统教学中,免疫学以课堂讲授为主,将重点、难点内容灌输给学生,课后留出习题来巩固复习。学生自学的内容往往局限在某些临床免疫学专题。这种教学方式在大数据背景下已经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上课普遍缺少动力,不能系统理解免疫学在生命科学中的真正应用。现代大学生普遍具有时代学习特征,随身携带iPad、手机,可以随时对教师讲解的理论进行现场追踪。这种学习特征影响着教师的授课方法,教师也迫切地需要采取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在以往考核方式上,“免疫学原理与技术”主要采取平时成绩(50%)和期末成绩(50%)的评价方式。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实验报告(10%)、实验操作考核(10%)、期中考试(10%)、课程论文(10%)、平时作业(10%)。这种考核方式已经采用多年,应付现象普遍存在。而且实验操作过程中,受到时间、场地、试剂和设备的限制,教师不能做到对每一个学生进行随时的指导和监督。课程论文存在的问题则更多,有的学生拼凑文献,抄袭现象严重。期末闭卷考试虽然比较受到学生的重视,分数也公正,但是一考定成绩的方式不能反映过程性考核的价值。综上,持续多年的传统的考核机制亟待改革,以遏制教学成效下滑的趋势。

二、混合式教学平台的应用

免疫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虽然只有100多年的历史,但是因为发展迅速,教学资源非常丰富,所以可以在许多网站上搜索到该门学科的基础理论内容。因此,改革团队主要采用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方式进行试点操作。具体实施中体现在三个方面:课前内容引领、课中目标强化、课后成果反思。其中,课前内容引领主要通过线上教学实现,这就涉及线上内容如何确定,线上教学方法和手段如何实施。课中目标强化是指课堂教学要达到的目的,虽然也是面对面的教学,但是有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采用翻转课堂完成这一拓展过程。课后成果反思则可以通过课前课中的内容,反馈实际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

(一)课前内容引领

学校要确定引领的内容。首先,学校要从学生的知识体系、专业基础、将来可能的就业方向进行考虑;其次,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自律性,不能只是将教学的PPT(演示文稿)通过网络发给学生。如果没有监督机制,一部分学生很难认真去学习这些基础的理论。每个人都具有视觉和声音疲劳期,也很难坚持长时间观看视频。我们采用微视频处理知识点,从生活化的角度讲授基础知识。本团队开设了“免疫与健康”的精品视频资源课程,该门课程已被评为2018年黑龙江省精品视频资源共享课,选用智慧树教学平台,向学生开放。由于这门课程属于通识内容,相对浅显易懂,视频的制作效果优于传统的PPT(演示文稿),有利于吸引学生观看。每个知识点的时间限定在15分钟以内,教师会提前要求学生看哪一部分,注意哪些问题。例如,教师讲到免疫功能时,对于如何区分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和自身稳定,就会要求学生从视频中寻找答案。教师在视频中列举了艾滋病毒的感染、过敏性鼻炎、癌症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例,学生要学会分析产生这些疾病时,免疫系统是如何出现问题的。这些基础知识没有难点,非常适合学生线上自学。动画的制作和图片的选择也比较新颖,学生不会觉得内容枯燥。对于那些对免疫学科非常感兴趣的学生,我们还会推荐一些内容更丰富的免费MOOC(慕课)网站,例如,学堂在线中的免疫学视频教学和中国大学MOOC中的免疫学课程教学,学生可以有选择性地自由观看。

上一篇:细胞有望成为抑制动脉硬化药物靶点
下一篇:没有了